中央美術學院原造型學院院長、油畫系主任馬路教授2021年大型個展《“無”中 生“有”——馬路炁象作品展》,由中央美術學院、西安崔振寬美術館、西安市水墨長安藝術博物館主辦,陜西水墨長安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,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、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教授擔任學術主持,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理論出版部主任紅梅副教授擔任策展人。展覽得到寧波啟新高爾夫綠色世界有限公司、雅昌藝術網、華商報等機構及個人大力支持。展覽精選馬路先生作品110件,分布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號共7個展廳。展覽為期一個月,將于5月5日結束。
展覽于2021年4月3日上午10:00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開幕。開幕式由西安崔振寬美術館崔迅館長主持,先后在開幕式上致辭的有西安美術學院朱盡暉院長,中央美術學院陳文驥教授,本次展覽策展人、中央美術學院紅梅副教授,本次展覽藝術家、中央美術學院原造型學院院長、油畫系主任馬路教授。
研討會現場
同時于當天下午3:00,在西安崔振寬美術館學術報告廳舉行“馬路的藝術”研討會,由著名批評家賈方舟先生擔任研討會主持,參加研討會的嘉賓主要有: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李軍院長;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張子康館長;中央美術學院殷雙喜教授、陳文驥教授、朝革教授、孟祿丁教授;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秘書長、湖南師大美院楊衛教授;藝術評論家倪軍先生;藝術家于振立先生;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、上海美協顧問周長江先生;中國美協藝委會主任、中央美術學院譚平教授;安徽省美術館董松副館長;西安美術學院彭德教授、賀丹教授、佟玉潔教授、郭慶豐教授、何軍教授、武小川教授;本次展覽藝術家、中央美術學院馬路教授;本次展覽策展人、中央美術學院紅梅副教授;崔振寬美術館崔迅館長,以及列席的嘉賓30余位。
本次展覽精選馬路先生2010年以來的“炁象作品”110件,“炁象”是一個嶄新的概念,馬路發明了這個術語來指稱自己最近12年間創作的藝術,從而與抽象藝術和意象繪畫等藝術形式區分開來。“炁象”這個術語的界定直接來源于馬路的世界觀,他將整個世界視為是各種不同的能量形式彼此作用的結果。在他看來,自己的作品描繪的是由時刻變動的能量所形成的各種不固定形態,因此并不抽象也不是意象,而是一種一直客觀存在卻未被注意的形象領域,從一定程度來看,這種不固定的形態又是自然、人生恒定變化的某種視覺顯現。
策展人紅梅認為從藝術史的演變脈絡上來看,繪畫價值觀的改變,必然會帶來創作過程、形式語言以及觀看方式等方面的變化,這就是馬路炁象作品在“無我”之后的“生有”過程。因此,本次展覽的題目定為:“無”中 生“有”——馬路炁象作品展。
展覽按照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部分,每一部分都以其中的一件作品命名,以應和馬路先生“致廣大、盡精微”的創作思想并以期展現藝術家2010年至今12年來的藝術探索與思想軌跡。
|